方达咨询官网 | 专注城投公司转型与国资国企改革 方达咨询官网 | 专注城投公司转型与国资国企改革

 
深剖成功案例,探寻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策略

深剖成功案例,探寻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策略

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各地政府和国有企业纷纷抢滩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优化政策支持体系,成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将低空经济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正面清单”,为低空经济产业打通关键资金环节,也引发了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热潮。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各地低空经济专项债成功案例的共性特征,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谋划策略,旨在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专项债项目申报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低空经济专项债案例深度解析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之一,正以颠覆性的力量重构低空领域产业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向“陆海空天”一体化方向跃升。可以预见的是,自国办发〔2024〕52号文将低空经济正式纳入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领域后,低空经济项目将成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申报专项债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搜集了26个低空经济专项债成功案例(案例具体内容详见后文“附件: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案例详情”),并从建设内容、投资规模、资金筹措、收入来源及区位优势等方面对成功案例特征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旨在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谋划项目提供参考。

 

 

1.建设内容——基础配套为主,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逐步凸显

 

 

从建设内容看,项目申报领域主要为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80%以上的项目集中于标准化厂房(如无人机生产、组装车间)、综合楼、试飞跑道、起降场、配套道路及管网的建设,体现了“基建先行”的产业导入策略。项目申报主体普遍希望通过构建硬件基础,为低空产业全链条的落地提供物理载体,形成“筑巢引凤”的发展生态。

 

 

此外,部分项目能够有效结合区域优势和产业需求,建设风洞实验室、5G无人机终端产品实验室、数字化平台等专业化设施,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2.投资规模——整体投资额适中,投资规模离散度高

 

 

从投资规模看,最低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飞行器极寒测试基地基础设施项目(0.40亿元),属于小型专项测试类项目;最高的是宁波杭州湾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1.49亿元),是大型综合性产业园项目。

 

 

26个项目的平均总投资为10.69亿元,中位数为6.17亿元,50%项目的投资规模集中在6亿元左右,但投资规模离散度偏高,最低金额和最高金额差距较大。

 

 

3.资金筹措——以专项债资金为核心、多渠道资金作补充

 

 

从资金筹措看,案例中专项债占总投资比例的平均值为55.68%,中位数为66.20%,表明项目的资金筹措结构以专项债资金为核心,进一步体现政策金融工具的核心支撑作用。同时,专项债占比在区域和项目类别间存在差异(最低15.02%,最高97.96%),反映了不同区域和项目对专项债的依赖程度不同。

 

 

除专项债资金外,剩余资金主要为财政出资、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采用债贷组合——“专项债+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资金筹措模式的项目数量共计4个,占比15%。

 

 

4.收入来源——以资产租赁类收入为主,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

 

 

从收入来源看,多数项目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各类房屋及设施的租赁,如标准化厂房、仓库、综合楼、配套用房等资产的出租收入。此外,停车、物业、跑道使用、广告位出租、食堂经营、检测检验、试飞、培训收入等以及基于场地和设施提供的服务收入也占据重要比例。

 

 

鉴于项目功能定位的不同,其收入来源有所差异,26个案例收入来源涉及产业运营、商业服务、教育培训、赛事活动等多个领域。同时,随着低空经济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如试验检测收入、云管控平台收入、5G低空应用测试空域收入等新兴收入将进一步增长,也反映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趋势。

 

 

5.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政策支持有力的区域,申请专项债更具竞争力

 

 

从区域集中性看,四川、河南、广东、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的专项债项目占比超70%,与地方政策支持(如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及产业基础(如通用机场数量)高度相关。

 

 

从区位优势看,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分别成功申报3个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主要原因在于上述两个地区在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优势。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其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运输机场和三个通用机场的地级市,拥有3000米以下、4420平方公里的获批飞行空域,在无人机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先后获批“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园试点市”和“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有较好的产业和政策基础。

 

 

此外,部分地区能依托独特资源优势成功申报专项债,如:溧阳市别桥镇在A1类通用机场、试飞跑道和获批的无人机训练空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成功申报专项债(文化旅游),发展无人机特色小镇;以及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利用寒冷气候条件,成功申报专项债,建设飞行器极寒测试基地,满足飞行器极寒测试需求。上述案例表明,特色资源禀赋与专项债券政策的有机结合,能为低空经济发展开辟差异化竞争的新赛道。

 

 

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建议

 

 

在政策的推动下,自2025年开年,各地集体上演“天空版图”争夺战,通过空域资源争夺、基建投资加码、产业生态构建等多维竞争,加速抢占低空经济战略制高点。本文结合上文的成功案例解析,从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角度,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助力地方加快地方低空产业布局。

 

 

1.审视区域资源禀赋,优先做好产业规划

 

 

从低空经济专项债的实践经验来看,项目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准匹配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规划。因此,并非所有区域均适合大规模投入低空经济产业,各地需深入评估自身资源禀赋,如:空域资源——分析空域开放程度、管制政策,避免在空域紧张区域强行布局;产业基础——梳理现有基础设施配套(如机场、跑道等),若无相关积累,需谨慎规划;场景需求——结合文旅、应急、物流等实际需求,避免“为建而建”的无效投资。

 

 

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需摒弃“抢赛道”思维,以务实态度做好前期调研,唯有以规划先行、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推荐阅读:地方国资平台“十五五”规划服务指南来了!欢迎索阅~)才能让专项债资金真正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避免低效投资与资源浪费。

 

 

2.做好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选择与定位

 

 

谋划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时,需精准筛选项目类型,避免“撒网式”投资。优先聚焦与国家低空经济试点政策(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及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就业吸纳、县域经济提质)等深度契合的领域,紧扣区域基础条件,实行差异化定位策略:

 

 

强基础区域(有空域优势、产业集群),可基于政策红利,依托通用机场、低空开放试点等硬件优势,以“产业园区+配套基建”为核心,通过专项债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试飞跑道、管控平台等重资产设施,聚焦为无人机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试飞认证等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例如四川自贡依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政策和产业集群优势,利用专项债资金,进一步打造“研发-制造-测试-运营”产业链条,吸引成飞等龙头企业入驻。

 

 

中等基础区域(有一定产业配套但尚未成势),可以侧重“硬件补短板+软件强服务”,如升级现有通用机场配套设施,建设低空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如无人机调度中心、飞行数据共享平台),或规划“产业孵化器+人才培训基地”,吸引中小微企业入驻。

 

 

低空基础薄弱的区域,应摒弃“大而全”的园区思维,优先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场景应用,例如结合本地文旅资源开发“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或结合森林应急消防需求,配套消防巡检无人机,建设小型起降点等。对于低空基础薄弱的区域,应首先确保专项债资金精准投向“小而精”的高适配场景,实现“投入可控、收益可测、风险可防”。

 

 

3.拓展场景应用情形,实现收益结构多元化

 

 

在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谋划中,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开拓多元应用场景,通过“场景深耕+收益复合”设计,聚焦交通、物流、文旅、农业等领域的现实需求,推动“低空经济+”模式创新,既能激活产业潜能,又能通过多渠道收益增强项目抗风险能力。场景拓展需紧扣地方特色与市场痛点,比如:

 

 

文旅融合场景: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开发“低空观光航线”“航空主题研学”(飞行体验基地+科普教育),收入可涵盖门票分成、体验项目收费、研学课程收入等。(推荐阅读:从city walk 到city fly,“低空”赋能文旅“加速起飞”)

 

 

生产服务场景:在农业主产区布局“无人机植保+物流网络”,建设区域性无人机调度中心与农田起降点,收益包括植保作业收费、农产品无人机配送费、农业数据服务收入等。在工业集聚区可规划“无人机研发测试基地”,提供飞行空域租赁、检测认证服务等,吸引制造企业购买服务。

 

 

公共服务场景:在灾害多发区或偏远地区建设低空应急救援网络,配置无人机中继站与物资储运中心,收入来源包括政府应急采购等。在城市区域可开发“低空巡检服务平台”,为电力、环保等部门提供无人机监测服务,形成稳定的政府购买服务收入。

 

 

4.做好前期准备,提高项目成熟度

 

 

从案例可知,成功申报专项债的低空经济项目,基本对区域都有较高的战略意义。因此建议深度研究国家及省级低空经济规划与试点政策(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政策),力争将项目纳入地方政府重点工程或新兴产业规划,同步对接发改、民航等部门,积极争取试点资格,为专项债申报争取政策加分。

 

 

此外,专项债申报对项目成熟度要求高,因此需强化前期手续完备性,筑牢政策合规基础。优先完成立项审批、用地预审、环评批复、空域使用许可等核心手续。尤其需提前与军方、民航部门协调空域使用权限的,应确保空域管理方案与飞行需求匹配。对于敏感区域项目,需同步开展防洪评价、水土保持等专项评估,避免因手续缺失导致审核风险。

 

 

结 语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借助专项债政策东风驶入发展快车道。展望未来,随着低空经济专项债支持政策的深化,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需以更开放的思维、更科学的谋划,推动低空经济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释放其拉动投资、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巨大潜能。

 

 

*以上内容为[方达咨询]原创,在任何平台转载、摘录、引用等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我们保留依法追溯违规侵权的权利。

 

在线客服

总机:025-83706008

添加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