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勇立潮头
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始终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扮演着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城投公司作为地方重要的国资平台,如何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大城投公司的必答题。为了积极应对这种状况,地方国资平台公司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开展与公司治理,并取得较好成效。本文分享两个案例,均来自安徽地区:
合肥海恒集团:数字化平台赋能公司资管管理与运营
(一)公司介绍
合肥海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恒集团)成立于1993年11月,是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独资公司,隶属区国资委,注册资本100亿元。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末,海恒集团总资产规模622.03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对企业股权、项目及其他领域进行投资;资本运营管理;资产受托管理(非信托);项目投资管理;土地开发;建设项目代建管理等。
目前,海恒集团下设合肥经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肥海恒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恒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海恒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海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肥海恒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海恒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肥海恒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等八个直管子公司,承担区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战新产业培育平台、开发建设平台、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学前教育平台等“六大平台”职能。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
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业务和资产体量日益壮大,现有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集团缺少有效的管理抓手,内部管理的效率和风险防控面临着挑战。具体表现在:
·因资产体量大、业态多,众多下属单位的管理度难统一,很难在短期内快速盘清出账。
·由于资产登记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多类经营出现资产闲置、效益受损。
·固定资产管理依赖于手工记录或分散的电子表格,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无法实时跟踪资产的状态和位置,导致资产信息不准确、不完整。
在此背景下,海恒集团积极打造海恒集团资产管理平台,赋能资产管理、运营及在线监管。

图1:海恒集团资产管理平台
(三)数字化上线效果
1、盘清:厘清权属,快速出账
1)资产建档,构建全域资产数字化底座
在系统中沉淀多类资产档案模板,一分钟即完成资产建档。八大维度记录资产从接收、日常管理、到资产退出的完整生命周期,资产的“前世今生”都准确记录在档。
一资一档一码,确保海量资产档案100%账实相符,构建真实、准确、及时的资产数字化底座。
2)超级台账,让海量资产1分钟出账
海恒资管系统确保集团上下一本帐,无需再依赖一线业务人员逐级汇报,就能一键查询资产档案,随时随地获取项目情况。支持“千人千面”自助输出台账报表,一键盘清出账,灵活支撑业务决策。
2、看清:掌握布局,洞察经营
1)全景地图,从宏观到微观,掌握全局资产动态
海恒集团依托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管理单位、产权单位、资产用途、资产类别的自由组合、快速定位,实现行政区域到物理点位到项目到楼栋到房间到合同,层层穿透,实现逐级看清全资产产权与经营布局。
再通过规划管控模块,快速掌握全局资产规划情况,了解规划、闲置、空置资产分布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盘活:经营联动,提升效益
1)经营规划,全局统筹规划在线经营联动
海恒集团通过资产规划用途统一规划,使用情况统一获取,形成资产规划全景图,支撑资产合理规划调整,实现业务在线联动,有效避免多头签约冲突,充分提升资产经营利用效率,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外部通过【智慧海恒】小程序平台,搭建对外招商展示平台,打通线上信息渠道,提高资产曝光率。内部通过客户台账模块,记录客户关键信息,自动获取合同签署记录,沉淀客户台账资源。
并围绕核心经营指标,搭建资产经营数据化大屏&移动经营简报,资产数据实时、动态展示,支撑高层决策有依据。

图2:海恒集团资产管理全景图
2)规范经营,提升运营效率,辅助决策
海恒集团通过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打通业务与财务管理流程,将财务管控融入业务过程中,统一业务财务数据,建立起流程可控、数据可视、业务可管、管理可变的业财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帮助公司快速掌握各类应收款收款情况,实现流程贯通、管理一体化。
在出账、催缴、收缴三大环节,通过快速出账单,账单有效触达,快速收款核销,做到整体效率提升,从而缩短收缴的周期。
3)资产巡查,落实安全隐患,防患未然
海恒集团科学制定巡检标准和计划,实现“由人找事”到“由事找人”,借用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进行高效的巡检任务执行,识别隐患,防止巡检造假造成隐患未暴露的风险。针对发现的异常项,在线发起批量合规整改。系统将从整改任务生成、整改过程跟进到后期结果追踪,形成整个巡检闭环。
芜湖投控:打造资产数字化平台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
(一)公司介绍
芜湖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市投控集团或芜湖投控)组建于1998年2月,是受芜湖市人民政府领导和芜湖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市属国有企业。截至2022年底,公司注册资本121.24亿元。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末,芜湖投控总资产规模1100.65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A。
主要职责:
1.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对外投资和资本运营;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负责相关出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向持股企业派出董事、监事,并参与有关重大决策,持续推进和不断提升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2.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思路,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为原则,对历年形成的存量房产、土地资源,通过出租出让、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履行好国有资产经营职能。
3.城市基础建设投资。由市政府依法授予公司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管理权,项目建设前期单位、责任单位仍继续履行原有职责,公司负责筹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款项支付、质量跟踪监管、竣工验收、项目移交等,公司通过项目总承包经营合同获取收益。
4.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的资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资产管理面临如下挑战:
·资产分散由三个部门线下运营,缺乏统一管理、资产盘点效率低;
·资产安全合规缺乏监督管理;资产巡检、盘点、合规、监督缺乏有效机制。
·资产维修台账线下管理,信息容易丢失、统计难;
·合同存在线下审批和OA审批两种模式,合同相关审批附件缺乏统一管理;
·合同变更管理不规范、变更信息对频不及时;
·业、财数据核对耗时长
在此背景下,芜湖投控旗下子公司芜湖远恒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

图3:芜湖投控资产管理平台
(三)数字化上线效果
1个决策平台
打造一个决策平台,实现对外能展示,对内能监管职能。
对外能展示:
招商门户:打造远恒资产对外租赁运维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合同/账单,在线催缴;
对内能监管:
决策看板:搭建企业资产概览、资产运营总览管控看板,实现经营监管与数字运营;
资产地图:建立360资产档案,构建企业资产地图,宏观看热力分布,中观看项目全景,微观看资产动态;
4个业务目标
清家底:以数字化项目建设为契机,规范资产分类,科学建档、盘清家底,形成体系化的资产台账;
掌经营:通过规划管控模块,快速掌握全局资产规划情况,实现收入合同全过程管理、财务款项在线催缴,动态掌握经营数据;
业财通:业务财务数据统一,快速掌握各类应收款收款情况,提升催缴、核销、收款、查账效率;
保合规:科学制定巡检标准和计划,实现“由人找事”到“由事找人”,落实安全隐患可识别、必整改,有验收;
4项落地支撑
建标准(业务流程):将现有岗位制度与系统模块相结合搭建业务标准流程,规范资产安全巡检流程;
搭体系(业务规范):根据不同岗位角色搭建决策层、部长级、操作员三层岗位体系工作台;
固流程(审批流程&表单):固化岗位业务权责审批流程,对20个核心业务管控点进行审批,形成标准审批流程和审批表单;
制报表(决策体系):构建决策分析业务提效数据报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系统内开发了16张标准业务报表,和4张定制的报表。
地方国资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化专项规划引领
数据已被视作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种生产要素,并将会成为公司提升市场化竞争力的核心资产。通过对海恒集团和芜湖投控等地方国资平台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的观察可以发现,当前一些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已率先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并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未来,地方国资平台公司数字化转型将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需要专项规划引领。专项规划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能够为企业描绘清晰的数字化蓝图,明确转型目标、路径和重点领域,有利于赋能现有业务转型并驱动价值提升。
因此,建议地方国资平台公司在启动数字化转型之前,首先制定科学完善的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明确转型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确保数字化转型有的放矢、高效推进。
*以上内容为[方达咨询]原创,在任何平台转载、摘录、引用等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我们保留依法追溯违规侵权的权利。